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实验室概况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简介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与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四位一体,同时也是教育部评定的国家级神经生物学重点学科,承担着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任务。学系研究方向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紧密围绕国民经济、科技发展和临床医学的关键问题,形成四个研究方向:(1)疼痛与镇痛,(2)药物依赖与防治,(3)神经系统发育、损伤与重大疾病,(4)针刺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1965年9月,北京医学院党委书记彭瑞璁传达周恩来总理通过卫生部钱信忠部长下达的指示,研究“针刺麻醉”的原理。韩济生担起这项任务,成立“北京医学院基础医学部针麻镇痛小组”,先后于1987年成立“北京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于1992年成立“北京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1993年,获批“卫生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1998年成立“北京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随着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两校合并,2000年更名为“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在推进神经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2001年在全国率先成立“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2002年获批全国首批教育部“国家神经生物学重点学科”,同时获批“神经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在学科蓬勃发展的同时,神经生物学系建立了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目前学系共有固定人员23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组部青年千人、北京大学青年百人计划等。

        在科研工作方面,学系作为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资助,近五年科研经费超过一个亿。包括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卫生部行业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与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研项目等。

        近五年发表论文500余篇,包括Nature Neuroscience, PNAS, Science Advances, Autophagy, Molecular Psychiatry, Advanced Science, Cell Report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Pain等。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同时,科研成果也获得国际认可,韩济生院士“针刺原理研究”成果获得谢赫·扎耶德国际传统医学奖、世界针联科技特殊贡献奖,万有教授获得国际疼痛学会疼痛研究杰出奖。

        学系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传统LBL和疼痛专题PBL相结合的教学改革,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本科生《神经生物学》课程是北京市和国家精品课程。2019年承担“新时代”教改基础医学(八年制)和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神经系统》课程。

        学系教学团队积极进行教材建设,累计主编/主译/参编教材17部。韩济生院士主编第1版《神经科学纲》1993年出版,第4版《神经科学》2022年出版。该书成为我国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教材和参考书,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等多项奖励。

        学系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教学工作的第一位,践行“全方位、全员、全程”育人。学系主持的课程荣获“北京大学思政示范课程”、“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荣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学团队奖”,多位教师分别获得北京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锋”、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奖、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特等奖。

        学系/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积极促进中国神经科学和疼痛医学的发展,是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的发起单位,创立了国际疼痛学会中国分会、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北京神经科学学会,创办了《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并任主编单位。创立北京大学医学部疼痛医学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孤独症研究中心。

        在庆祝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70年院庆之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系将继续坚持“四个面向”,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