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 大道致远——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3年7月17日下午,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科技楼西楼一层报告厅举行。国内神经科学领域专家学者、北京大学医学部领导、友好院校和企业负责人、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毕业生及在校师生等200余人出席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韵教授主持。
学术研讨会现场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致开幕辞。她表示,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自1993年成立以来,在韩济生院士的带领下,在针刺镇痛机制与疼痛,以及针刺戒毒与药物成瘾、神经损伤等多个领域深耕,团队成员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在学科建设、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瞩目成就,已发展为国内外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内外神经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认识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直接推动了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以及我国二级以上疼痛科的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应坚持“四个面向”,积极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承担更多责任和使命,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在科技前沿领域深耕,利用好临床医学优势,促进交叉融合发展,在高峰上探峰尖,深谷中探深奥,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解决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与罕见疾病的“卡脖子”难题,更好地服务患者,为除人类之病痛,为建设健康中国,踏踏实实地作出创造性贡献。
乔杰院士致辞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创始人、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以《求索奉献团结攀登——针刺麻醉研究的苦与乐》为题,系统回顾了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里程碑事件与文化传承。1965年北京医学院彭瑞璁书记向韩济生传达国家下达的针麻原理研究任务,成立“北京医学院基础部针麻原理研究组”;1966年团队在6个月内基本完成人体针刺镇痛第一篇论文初稿,并在上海举办的首届全国针麻会上宣读;1973年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针刺人体某些穴位对皮肤痛阈的影响”一文,揭示针刺穴位通过神经纤维传导引起全身皮肤痛阈升高;1979年受邀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国际麻醉药研究学会首次在国外报道“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原理”;1993年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成立,神经科学教科书书第一版《神经科学纲要》出版,同年韩济生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针刺”听证会,韩济生作首个报告;2022年《神经科学(第4版)》出版。韩济生指出,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三十年,反映了我国神经科学蓬勃发展的过程。他强调,“求索创新、奉献终身”的人文和科学精神一直是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灵魂,也是推动神经科学研究所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源泉,希望大家薪火相传,团结攀登,保持学科旺盛持久的生命力,为民除痛,建设健康中国。
韩济生院士致辞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负责人、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结合其与韩济生院士的个人交往与学术合作,以及在担任神经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十八年里的点点滴滴,深情地说到:“韩老师是令我尊敬的好师长、亲密的好朋友。他曾说自己一生就做了两件事,一是把针麻原理研究,二是建立了疼痛科,解决了千万患者的痛苦。1983年我们在香港举行的神经科学会学术报告会初次相遇,韩老师严谨执着的治学态度、清晰明了的逻辑思维、流畅优美的英文水平以及对问题的透彻洞悉,并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出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仍历历在目。”与此同时,杨雄里指出科学发展奔腾不息,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承前启后、共同努力,不同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中国发展“脑计划”只争朝夕。他寄语青年学人要愿乘长风破万浪,发扬和传承神经科学领域冯德培、张香桐、韩济生等老一辈身上勤奋刻苦的传统,艰苦朴素的作风以及敢于创新的勇气和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前仆后继为科学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以更加辉煌的姿态,将中国神经科学建设得更好。
杨雄里院士致辞
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表示韩济生院士是他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是中国神经科学研究的核心基地,“韩先生一直致力于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疼痛科,创办了北京神经科学学会、中国疼痛医学会。我是从事神经系统疾病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的,曾经每次路过北京都会专程花上一两天向韩先生请教疼痛机理及其解决办法相关内容,他都耐心细致地交流讨论。在韩先生的推动下,中国疼痛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在韩先生的推荐下,我也曾在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担任副主任委员,韩先生也如他的名字‘济生’一样,实实在在地践行‘济民救生’。”
张旭院士致辞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实验室副主任、生物岛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讲述了自己在韩济生院士指导下成长的经历:“我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机遇就是能够成为韩老师的学生,1993年我进入北医读书,韩老师不仅亲自给我们上课,而且印象最深的是每次组会上韩老师都要求我们用英文汇报,且不论他工作如何繁忙,仍能够坚持批改学生们的汇报,用红笔密密麻麻在文稿上进行批注,这对我们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和扎实的英文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也给我开展医工结合很多启发。韩老师的家国情怀、持之以恒的实践,以及充沛的精力,更是给我们树立了人生榜样!韩老师他一直是我们的YYDS(永远的神)!”
徐涛院士致辞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生理与病理生理系教授孔炜从创新发展、学科交叉、产学研用、务实合作和人才团队等五个方面肯定了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三十年来取得的成果,鼓励大家努力把机遇转化为加速再出发的新优势,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神经科学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领军人物、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触碰人类大脑奥秘,拓展人类认知边界,扩充对疾病的理解,助力临床实践。她还表示:“韩济生老师是我们的‘定海神针’,年届‘珍寿’,仍坚持学习和锻炼,经常参加学院本科生和研究所教学研究工作,孜孜不倦,乐在其中,给我们许多鼓励与支持。”
孔炜教授致辞
深圳市瑞沃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修先帅代表企业祝贺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他表示团队将继续联动行业专家、合作伙伴、高校和机构,推动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供应链体系的完善、专业人才的培养、学术经验的交流,共同打造贯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临床诊疗等生命科学全链条的“产学研用”使能平台,赋能生命科学行业发展。据了解,2016年,瑞沃德成立“明德奖学金”,助力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以及国内其他医学科研人才的培养,推动中国基础医学建设和发展。目前,奖学金已覆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40所国内知名院校。最后修先帅总经理用韩老师给企业的题词结束了发言,那就是“奋斗者永远是年轻!”。
修先帅总经理致辞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万有教授介绍了实验室发展历程,表示团队成员将秉承前辈们勤奋的个人品格、严谨的工作作风、求实的工作态度,以及创新的科学精神,继续团结协作,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融合,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优化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国家级青年人才,打造高水平研究团队。
万有教授致辞
此外,教师代表孙琳琳助理教授,毕业生代表天津医科大学田德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殷东敏教授、浙江大学梁平教授、在读研究生代表陈柏荣也讲述个人成长故事,表达了对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祝福。
教师代表孙琳琳助理教授发言
毕业生代表天津医科大学田德润教授发言
毕业生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殷东敏教授发言
毕业生代表浙江大学梁平教授发言
在读研究生代表陈柏荣发言
开幕式最后,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原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原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在过去三十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指出韩济生院士在神经科学领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强调,北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神经生理学领域的建设与发展,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专家学者的毕生努力与心血,也浓缩了共和国的医学研究发展史,建议团队要继往开来,将这些宝贵的历史及时梳理、记录、总结和研究,加强科学史研究,从而把握学科发展规律和趋势、开拓科研视野、启发创新思维。此外,韩启德也恳切地指出了两点“可惜”:一是韩济生先生领导开展的针刺镇痛研究尚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同和传播,应在国家层面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关注,并产生更多的国际影响;二是,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尚未在已有的针刺镇痛研究基础上取得进一步的重大突破,应树立更高、更好、更强的目标,攻坚克难,提升对人体、对科学的认知,从而开辟全新的领域和事业,丰富中国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对世界医学的贡献。
韩启德院士作开幕式总结发言
会上,韩济生向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赠送亲笔书法作品《满江红·贺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建所卅年》。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师生向韩济生院士献花并赠送相框礼物《大家》,该作品收集所里毕业的320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照片,整合组成了韩济生院士人像,以表达学生们的感恩心情,以及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亲密无间。
韩济生院士向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赠送书法作品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毕业生代表向韩济生院士赠送相框礼物《大家》
在校学生代表向韩济生院士鲜花
学术报告环节,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旭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院士以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罗敏敏分别以“痛觉神经网络”、“超分辨光电关联成像技术”、“解析脑奖赏环路”为题介绍前沿科技进展,报告由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邢国刚主持。会后,与会专家学者参观神经科学平台。
据了解,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神经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四位一体,同时也是教育部评定的国家级神经生物学重点学科,承担着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任务。实验室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关键问题,结合自身历史和现实状况,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紧密结合和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特色,确立了疼痛与镇痛,药物依赖与防治,神经系统发育、损伤与重大疾病以及针刺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四个重点研究方向。截至2022年,实验室固定人员55人,其中科研人员46人,技术人员9人。包括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4人,其中有4位是北大麦戈文研究院双聘PI,形成了稳定的高水平学术团队。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集体合影
附:1、韩济生院士赠送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书法作品
《满江红·贺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建所卅年》
自古英雄,凭寰宇、纵横求索。忆当初、筚路蓝缕,苦中作乐。才俊贤良皆入彀,神经针砭循天铎。勇攀登,矢志济苍生,辉煌烁。
三十载,功绩绰。千万卷,琼章作。看今朝烂漫,芷兰齐灼。树教百年收硕果,扬名四海除民瘼。慰平生,代代有薪传,芬芳著。
词:姜海婷(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书:韩济生(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2、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师生赠送韩济生院士礼物《大家》
韩济生院士创立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三十年来,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丰硕成果,也培养了一大批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神经科学人才。所里收集了神科所毕业的320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照片,整合组成了韩济生院士人像,以表达学生们对韩老师的感恩心情,以及师生教学相长,亲密无间的状况。
(来源:神经科学研究所 文字/姜海婷 图片/姜海婷)